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中河中路258號瑞豐國際商務大廈20樓F室
郵編:310003
電話:0571-87035531 87035529
傳真:0571-86905113
郵箱:hzkcsj@aliyun.com
杭設協事務群QQ:59180633
3月6日上午,龔曉南院士“巖土工程特點及發展展望”技術講座暨杭州市第十一屆優秀青年設計師(工程勘察)首次培養活動在杭州市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嘉文院區舉行。
講座開始前召開了杭州市第十一屆優秀青年設計師(工程勘察)培養活動首次會議。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設計管理處(行政審批處)一級調研員楊茂成,杭州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秘書長吳克寒,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秘書長顧全,協會工程勘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沈華駿等參加首次會議。顧全主持會議。
杭州市選拔和培養優秀青年設計師已連續開展十屆,先后選拔和培養了包括建筑、園林景觀、建筑結構、工程勘察、市政(道路、橋梁)、公用設備(給排水、暖通)等不同專業的94名青年設計師,他們已成為各自領域的青年才俊和專業骨干,其中超過三分之一已走上院級領導崗位。2024年,根據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和杭州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聯合印發的《關于杭州市第十一屆優秀青年設計師(工程勘察)選拔和培養的通知》(杭建設〔2024〕120號),選拔培養第十一屆優秀青年設計師(工程勘察)。本次活動共有13家設計單位推薦的21名青年設計師參與選拔。經過多輪專家評審、面試、答辯,最終有10名青年設計師入圍后續重點培養學習。10位入圍的青年設計師年齡都在40周歲以下,其中有2名博士研究生,5名碩士研究生;其中2位已獲評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7位獲評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均主持過數十項復雜的巖土工程勘察或設計類項目。
吳克寒秘書長介紹了這次選拔培養有關安排,表示市協會將在市建委的指導下精心組織和落實培養學習計劃,聯系國內外院士、大師、專家為青年設計師授課傳業,組織青年設計師觀摩學習省內外優秀工程項目作品。他希望各位優秀青年設計師能夠重視這次學習機會,通過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切實提升自己的能力,成為青年設計中的佼佼者和行業領軍人物。同時,他希望各位杰出設計師能夠加強交流、群策群力,共同推動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走出行業困境。
楊茂成強調了市建委對勘察行業的高度重視。他期望各位青年設計師能夠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通過為期一年的培養,努力向省勘察設計大師靠攏。同時,他也期望各位設計師能夠提升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從而成為具備全面素質的人才。
為助力青年設計師提升專業素養,推動工程勘察領域創新發展,杭州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龔曉南為杭州市第十一屆優秀青年設計師(工程勘察)作“巖土工程特點及發展展望”技術講座。杭州市巖土工程與土木工程專業100多名從業人員參加了本次講座。
在講座圓滿結束之后,龔曉南院士向十位青年設計師贈送了由他撰寫的《我與巖土工程》和《龔曉南巖土工程論文選集》兩本書籍,以示對青年巖土工程師未來發展的鼓勵和支持。
院士簡介
龔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教授。長期從事土力學及基礎工程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主要研究方向:地基處理及復合地基、基坑工程、基礎工程施工環境效應及對策、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與糾傾和土工計算機分析。創建了廣義復合地基理論,促進形成復合地基工程應用體系。
講座主題與內容
1.理論基礎與歷史沿革
-系統闡述土力學與巖土工程的定義及核心理論,明確其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回顧Terzaghi土力學理論發展史,剖析其對現代工程實踐的指導意義。
2.力學理論比較
-對比分析土力學與經典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等)的異同,強調巖土體“非均質、非線性”特性對工程實踐的挑戰。
-提出對應力概念的思考。
3.巖土工程思維培養
-強調工程師應具備較強的科學、技術理論知識和較寬的知識面,還應有較強的能力,包括設計能力、實施能力、開發能力、管理能力、評價能力。
-引用“巖土工程是藝術”的觀點,指出在數據不全、條件模糊的情況下,工程師需通過“定性分析+定量計算”作出科學決策,避免陷入“唯計算論”誤區。
4、巖土工程發展展望
-強調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融合應用,推動行業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