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中河中路258號瑞豐國際商務大廈20樓F室
郵編:310003
電話:0571-87035531 87035529
傳真:0571-86905113
郵箱:hzkcsj@aliyun.com
杭設協事務群QQ:59180633
8月4日,杭州市2016年建筑業暨新型建筑工業化工作會議召開。為進一步加快建筑業發展,鞏固“建筑業強市”地位,杭州市出臺了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其中一項目標就是,杭州要提前五年實現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未來十年,裝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從而進一步提高全市建筑業發展水平。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杭州市建筑業發展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一是建筑業總產值穩步增長,產業支柱作用更加明顯。全市建筑業總產值累計增長1434億元,增幅達53.82%。二是建筑業稅收持續增加,服務地方財政貢獻突出。累計上繳地方稅收418.96億元,每年占全市比例均保持在10%以上。三是建筑業從業人員素質全面提升,行業規模更加壯大。我市建筑企業已達3064家,增加了近59%,建筑業平均從業人員增長到131.06萬人,累計增幅達30.21%。我市共有10家特級企業。有43家企業年施工產值超20億元,占建筑業總產值比重達50.96%;有11家企業年施工產值超50億元, 4家企業施工產值超過100億元。四是新型建筑工業化試點項目和示范基地深入推進,成為建筑業發展新增長點。建成了東南網架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國家低碳技術創新及產業示范基地、杭蕭鋼構鋼結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杭州遠大住工現代建筑產業園等產業化基地。
為進一步加大杭州建筑業發展力度,杭州市提出了“十三五”建筑業發展目標,核心指標有兩條。一是保持建筑業產值穩步增長,推動產業結構性調整。到2020年我市建筑業產值達到6000億元,產值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二是大力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培育1~2個國家級產業化基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設計、施工總承包工程中應用,促進傳統建筑業向現代建筑業轉變。改革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推廣工程總承包,推廣PPP等建設運營模式。
其中2016年的目標就是要狠抓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落地。確保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新開工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面積達到300萬方以上。為此,杭州市提出,2016年開始,政府性投資項目中,全市新開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100%實施新型建筑工業化。建筑面積2萬m2以上的新建學校、醫院、養老福利設施、辦公業務用房等政府投資項目重點實施新型建筑工業化。其中,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按100%實施;區級政府投資項目按不少于50%的比例實施。經營性項目中,以杭州市區為重點推進區域,重點推進區域的經營性項目按土地出讓總量的50%實施新型建筑工業化,非重點區域的經營性項目按土地出讓總量的15%實施新型建筑工業化。重點推進區域內15萬m2以上新建商品住宅項目和3萬m2以上的新建商業、辦公等公共建筑100%實施新型建筑工業化。
近年來,雖然杭州市建筑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從總體來看,建筑業還是粗放型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存在著建設周期較長、資源能源消耗較高及生產效率、科技含量、標準化程度偏低等問題。因此,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是杭州建筑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所謂工業化建筑,就是采用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一體化裝修和信息化管理等為主要特征的工業化生產方式建造的建筑。通俗說就是盡可能實現建筑構件的工廠化制作,施工現場只要像搭積木般裝配預制構件,這種建房方式被稱之為新型建筑工業化。
實施裝配式建筑,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主要目的是推進杭州建筑業創新驅動,改變建筑業粗放型生產方式,促進節能降耗,提高資源利用率,提升科技含量,減少建筑污染、實現環境友好,推動綠色發展,為打造美麗杭州、建設“兩美”浙江示范區做貢獻,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社會層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技術層面上說,新型建筑工業化改變了建筑工程生產方式,把施工現場的制造挪到工廠,用設計標準化、構件預制化、施工裝配化、管理信息化,變建造為制造,實現建筑業的現代化和綠色發展。從更廣泛深遠的影響來說,新型建筑工業化加快了產業集中發展,重新整合建筑業行業,改變傳統建筑業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技術資金力量弱、企業抗風險能力低的產業格局,屢禁不止的轉包、違法分包、拖欠作業人員工資等建筑亂象有望得到改變和根除,各類社會資本有望依靠新型建筑工業化進入建筑業行業,大企業大集團的規模優勢也會更加明顯。